皮海洲:拯救上证指数 |
|
文章来源:國际金融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7 20:11:48 |
上周末,上证所发布“关于修改有关指数规则的公告”称,自即日起,新股于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开始计入上证综合、新综指、及相应上证A股、上证B股、上证分类指数。这意味着自2002年9月23日起开始实施的新股上市首日计入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被废止。
新股上市首日不再计入上证指数,这是上交所为拯救上证指数所采取的重大措施。自1999年以来,沪深两个交易所为了竞争的需要,在指数問題上“大打出手”,掀起一股包装指数之风。
深市因为“牵一‘发’而动全深”的缘故,最终葬送了深成指,同时也使自己在沪深两市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而沪市在新股上市何时计入指数的問題上也经历了一个由长到短的过程。
在浦发银行1999年11月10日上市之前,上交所实行上市新股自上市满一个月后计入指数的方式;1999年11月8日,上交所作出决定,上市新股自上市后第二日起计入指数计算。而到了2002年9月,为了掩盖投资者在熊市里大幅亏损的真相,上证所决定进一步人为地“拉升”指数,自2002年9月23日起,将新股在上市当日即纳入指数计算范围,于是,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的计算方法一直延用至今。
自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的计算方法出台以来,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投资者以及一些有良知的市场人士,就纷纷对上证所这種指数造假行为表示强烈的反对。但由于当时的行情总体上处于下跌阶段,而且当时所能发行的大盘股不多,所占的权重也相对有限,对股指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因此这種由指数造假所带来的指数失真并没有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随着去年以来行情的大幅度拉升,尤其是中行上市、工行上市所带来的股指虚涨,进而造成广大中小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局面,指数失真問題终于成为千夫所指。
将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改为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开始计入指数,这显然可以挤去新股上市首日高开所带来的泡沫。据中信证券测算,由于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计入指数、股改对价股份上市不计入指数及总股本加权等因素,仅去年上证指数虚增量就达到415点。而考虑到今年有中國人寿、中石油、中國移动等一大批的大型航母股要上市,因此,如果还按老方法计算,股指的“虚胖”将更加明显。因此废除新股上市首日计入指数的计算方法,对于真实地反映股指的变动情况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仅限如此显然还很不够,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股指失真的問題。因为除了新股上市首日的虚增因素外,还存在指数计算中的杠杆效应問題。因为上证指数是按照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来计算的,而总市值与流通股份市值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工行目前真正的流通A股只有68亿股,市值才400亿左右,相对于6.7万亿的沪市A股市值而言,比重仅为0.6%,但却在指数涨跌中占到25%的权重,其对指数的杠杆作用被人为地放大了40倍以上。而正是这種杠杆效应的存在,从而造成了当前市场拉工行等大盘指标股来炒指数的局面,进而造成指数的虚假上涨。
这个問題不解决,上证指数失真的問題就很难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拯救上证指数目前仍然还是任重而道远。
|
|
|
|
上一条资讯: 张立伟:货币紧缩不必然是给股市泼冷水 下一条资讯: 马红漫:H股尾随A股不值得炫耀 |